总经理:13932359348

宣化正力平衡机

网站首页 > 视频与资料 > 服务中心

扒艇平衡设备图片,潜艇往油舱里注水,只是为了保持平衡?

2021-06-20 09:30:32 宣化正力平衡机 已读

微信截图_20210506094055.jpg


潜艇往油舱里注水,只是为了保持平衡?

是的,这样才可以保持潜艇的军事行为能力。

而且相较于水面舰艇的航行仅在水面上做二维运动,潜艇在水下的航行则是在三维空间里运动,因此,潜艇的水下控制相较于水面舰艇要更加的复杂。从潜艇的水下控制的观点来看,作用于潜艇的有两种不同的力。一种是静力,即潜艇的正负浮力。另一种是水动力,即作用于艇体、指挥台围壳、垂直舵和水平舵的流体动力。

从潜艇在水下的理想状态来看,最佳的状态是保持中性状态。潜艇在水下处于中性状态时,它既不上浮也不下沉,并且艏艉吃水相等,没有艏倾或艉倾。这种状态原则上要求潜艇具有精确的中和浮力,即潜艇的重量正好与它所排开的水的重量相等(零浮力)。但是潜艇在实际运行中,随着燃油和武器弹药等物资的消耗,自身重量会改变,这种平衡亦被打破,从而潜艇会失去平衡,不能正常行驶。

而潜艇只单单利用主水舱进行调节,很难做的实时精确控制,因为燃油的比重比海水要小,因此,在潜艇油舱的底部开孔。工作时,打开油舱底部的通海阀,使燃油舱与艇外的海水直接相通,并使海水部分地进入燃油舱。当燃油逐步消耗后,腾出的空间被进入的海水填满,达到补重的目的。用专用的调整水舱来进行调节海水与燃油的比重,以便保持潜艇的平衡才能使潜艇继续行驶下去,完成自己的军事任务。


潜艇应该有哪些仪器

一艘潜艇上的仪器有成千上万,其中专门只属于潜艇的最主要的仪器有:
1、压缩空气(两个用途:(1)用来排出水箱里的水,控制潜艇的上升;(2)潜艇在水下进行鱼雷发射,也需要压缩空气的帮助,才能把鱼雷推出鱼雷发射筒)
2、声纳(重要性人所共知,相当于潜艇的耳目,潜艇没有声纳,在水下就是聋子瞎子)
3、深度计(不解释)
4、制氧机(不解释,注:只有核潜艇有)
5、潜望镜(不解释)
6、通气管(不解释,注:只有常规潜艇有)
7、通讯浮标(用于水下接受卫星的通讯)
8、长波电台(用于水下无线电通讯)
9、空气净化机(不解释)
10、水下厕所(不解释)
11、水箱控制阀(不解释)


潜水艇怎么上浮下潜?

用压缩空气把主压载水舱内的水排出,重量减小,储备浮力恢复,即从水下浮出水面。

艇内设有专门的浮力调整水舱,用于注入或排出适量的水,以调整因物资、弹药的消耗和海水密度的改变而引起的潜艇水下浮力的变化。

艇首、艇尾还设有纵倾平衡水舱,通过调整首、尾平衡水舱水量以消除潜艇在水下可能产生的纵倾。艇首(或指挥室围壳处)和尾部各设有一对水平升降舵,用以操纵潜艇变换和保持所需要的潜航深度。艇尾装有螺旋桨和方向舵,保证潜艇航行和变换航向。

如果艏水平舵在舰桥(指挥室)多数是大型的核潜艇,也有少数常规潜艇艏水平舵拥有此布局。

潜艇配套设备多样,技术要求高,全世界能够自行研制并生产潜艇的国家不多。

潜艇自卫能力差,缺少有效的对空观测手段和对空防御武器;水下通信联络较困难,不易实现双向、及时、远距离的通信;探测设备作用距离较近,观察范围受限,容易受环境影响,掌握敌方情况比较困难;常规动力潜艇水下航速较低,水下高速航行时续航力极为有限,充电时须处于通气管航行状态,易于暴露。


潜艇壳体结构

现代潜艇通常来说是雪茄型的,这种设计相比于最早海龟号的“蛋型”已经有了很大改变,这样的壳体也通常被称为“水滴型壳体”。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发展,潜艇设计者们发现水滴型壳体是目前发现的水下阻力最小壳体形状,但不得不说的是这种形状却在海面漂浮时抵御海浪的能力也较差一些。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德国潜艇研制技术和思想都得到了巨大的改变,他们开始注重水下航速并且第一次建造出了水下航速比水上还要快的潜艇——XXI级,随后又建造出了XXIII级。

这两种型号的潜艇不但使用了近水滴型壳体,而且第一次撤销了潜艇甲板上的甲板火炮,舰桥部分也“近流线型”,这样潜艇不仅更快而且相比于当时盟军的潜艇更加安静,在水下的战斗力更强。

现代潜艇在水滴型外壳外面通常都要铺设消声瓦,实际上是一种降低本艇声音辐射以及吸收外部声波的材料,使得潜艇更加安静。

潜艇上部突出的舰桥围壳部分可以增长潜望镜和无线电天线的使用长度。通常来说,舰桥围壳内通常都有无线电设备,雷达,电子战设备,通气管等设备。


潜艇的极限下潜深度是多少?

潜艇的极限下潜深度是900米。

简介:

潜艇,是能够在水下运行的舰艇。潜艇的种类繁多,形制各异,小到全自动或一两人操作、作业时间数小时的小型民用潜水探测器,大至可装载数百人、连续潜航3-6个月的俄罗斯台风级核潜艇。大型潜艇多为圆柱形,船中部通常设立一个垂直结构,内有通讯、感应器、潜望镜和控制设备等。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潜艇得到广泛运用,其功能包括攻击敌人军舰或潜艇、近岸保护、突破封锁、侦察和掩饰特种部队行动等。

操纵系统:

用于实现潜艇下潜上浮,水下均衡,保持和变换航向、深度等。潜艇主压载水舱注满水时,增加重量抵消其储备浮力,即从水面潜入水下。用压缩空气把主压载水舱内的水排出,重量减小,储备浮力恢复,即从水下浮出水面。艇内设有专门的浮力调整水舱,用于注入或排出适量的水,以调整因物资、弹药的消耗和海水密度的改变而引起的潜艇水下浮力的变化。艇首、艇尾还设有纵倾平衡水舱,通过调整首、尾平衡水舱水量以消除潜艇在水下可能产生的纵倾。艇首(或指挥室围壳处)和尾部各设有一对水平升降舵,用以操纵潜艇变换和保持所需要的潜航深度。艇尾装有螺旋桨和方向舵,保证潜艇航行和变换航向。

Powered by MetInfo 5.3.13 ©2008-2024 www.metinfo.cn